全国统一咨询热线:133-8960-3856

TPM咨询服务中心

从企业业务模式谈精益的适用性

来源/作者:TPM咨询服务中心 丨 发布时间:2020-07-03 丨 浏览次数:

  TPM咨询服务中心TPM管理咨询公司概述:精益的热度在2010年以后势头越来越劲,吸引了很多人跨专业加入精益行列,咨询公司雨后春笋,大师迭出,顾问穿梭于大江南北。精益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从最早的精益生产,到精益物流,精益办公,精益供应链,到现在精益人事,精益会计,甚至精益研发,还有人开始提精益销售。精益似乎正在变成企业运营的万能神器,似乎不打精益的旗号,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企业运营或者做咨询的。

  

  精益适用性

  

  精益适用性

  

  经常听到有人说精益是种理念,适用于任何企业的任何领域,不能生搬硬套。但恰恰无节制扩大精益范围的也是同一帮人。对精益的适用性视而不见,做事时守不住边界,使得大多企业推行遇到阻碍或不见效果,致使企业对精益的质疑,甚至导致精益部门解散,个人职业生涯中断的情况。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如果我们想精益在中国发展得好,未来还能靠这个吃一辈子饭,那我们还是先守正再说出奇吧。因此本篇主要任务是泼冷水让大家静下来思考精益的局限性。

  

  十几年前当我刚毕业时,加入了一家印刷企业。公司正已经试水精益生产两年,选了个示范车间,推了5S和TPM,正在做一些效率提升的项目。公司看模范车间效果尚可,想将精益生产推行到全厂。于是公开选拔了10个人,送到日本学习。学成后归国开始全厂推行精益生产,期间还聘请了在丰田工作20多年的顾问全程辅导。在日本顾问的指导下,接着推了标准作业,效果也还可以。

  

  于是管理层信心大涨,开始进军均衡化和看板拉动。从示范车间出来的经验不断横向扩展到其他车间,甚至开始推精益办公、精益人事,还有专门的精益文化科。精益部门也从最初十几个人,不断膨胀到几十个人,精益部门一时风头无两。

  

  均衡化项目迟迟没有进展,示范车间的看板拉动也失败了,办公室的精益项目也大多也无疾而终。在当时我还没有能力对精益理念或工具反思,更不可能去质疑顾问老师,认为自己学艺不精,所以我选择了离职加入了IE见长的电子代工企业。公司管理层见迟迟没有效果,而日本顾问总是说丰田用了几十年,需要慢慢改变人形成文化。

  

  管理层又坚持了两年精益后,依然没有大的改观,管理层里有人开始松动和反思,以前各种被压制的反对力量趁势而起。于是不到半年,除了5S、TPM和标准作业,其余精益项目全部叫停,停止了和日本顾问的合同,精益部门被拆散,成立了新的IE部门,精益一词成为大多人绝口不提的过往。

  

  神奇的是2018年公司又请了一个咨询公司重启精益,该公司同样以日本丰田老顾问为招牌,精益部门得以重组,但IE仍属独立部门。最近公司正在顾问带领下推厕所革命,要求管理层去打扫厕所,为了这个事,公司上下又是开会,又是行动,而这个咨询公司推此项目的意图我到现在也没悟得太透。从诸多前同事的反馈看,公司高层里的部分人,几乎所有中层和员工,都袖手旁观,属于按要求参与,私下看戏的态度。预测最多到明年(预测逻辑后文有交代),这个咨询公司就会铩羽而归,而精益会在公司面临第二次冷藏。在更远的未来公司还有没有信心第三次推行精益,就不得而知了。

  

  加入的第二家企业在电子代工行业算头把交椅,所有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IE培训,升职时必须考IE知识,还建有专门的IE学院。公司从上到下不提精益,有人问,上司也会告诉你说IE做到极致就是精益。没有负责精益的人,却有一个庞大而职能颇多的IE部。代工企业利润非常薄,IE在这个公司已经推广20年,IE已经无孔不入,在公司很多流程上IE都是不可获取的一环。每年公司都招聘大量IE应届生,让他们到各部门轮岗,然后再双向选择,决定去哪个部门,各部门都有着大量IE毕业生。

  

  在工作中,我不断对比着IE和精益,也在不断对比着两家企业。而恰恰是这段经历,让我在对精益的适用性有所收获。但这只是我个人领悟,不一定全对,但也没必要来和我吵架,毕竟世界很大,我们都可以彼此抱着各自的认知而活得很好。

  

  第一家公司的失败,个中缘由颇多,但今天我主要讲一下基于业务属性的思考,以后可以讲讲对其他因素的思考。

  

  世界上的制造企业多如繁星,产品也千差万别,但业务模式截止目前却只有几种:

  

  1.MTS-面向库存生产:企业提供标准产品目录,客户只能在目录中选择要购买的产品。比如汽车行业就是典型的面向库存生产。你走进任何一家4S店,你所面临的车型是有限的,每个车型里的细分型号也是有限的。你并不能直接走向柜台或者打电话,要求他们提供满足你什么需求的车。

  

  MTS企业更偏向少品种大量,而如果一个MTS企业出现品种繁多,恰恰是企业运营该思考的,而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MTS企业产品都是标准化的,更容易积累数据和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提高了运营能力。

  

  无论我们态度多么肯定地说库存是万恶之源或者应该零库存,在MTS企业,库存可以不断降低至合理水平,但却不可消除,因此在MTS企业设置合理库存抑制牛鞭效应是重中之重。

  

  MTS企业可以决定自己产品目录,可以做很多事前预测与应对,因此对供应链上下游天生比后续三种影响力更大。

  

  生产计划与订单往往脱离,只有在成品发货时才需要将成品与订单关联。

  

  2.ATO-面向订单组装:企业提供样品产品目录,并告诉客户哪些部分可以定制。在接到客户订单后,通知车间领取半成品部件进行组装,以实现大规模定制。比如餐饮行业就是典型的面向订单组装。你走进任何一家饭馆,它提供一个标准的菜单,你可以选择菜单上的菜品,也可以咨询是否可以提供某种菜品,而能否提供,取决于是否有这个菜品需要的原材料,以及厨师会不会。为了加快上菜时间,厨师并不会等着客人下单才开始洗菜切菜。而是先洗菜和切菜,比如土豆可以做土豆烧牛肉,也可以做酸辣土豆丝,还可以做干锅土豆,还有土豆回锅等,而切丝,切片,切条,各准备多少需要根据日常经验。

  

  ATO企业虽然能组装的成品型号很多,但部件型号有限。因此需要往往会准备半成品部件库存,而不大会有成品库存。

  

  在备货点之前采用批量生产模式,备货点之后采用定制化模式。

  

  3.MTO-面向订单生产:企业提供加工能力,在接到客户订单后转换为加工参数,从原材料开始生产,实现完全定制化。比如大多机加工企业就是典型的面向订单生产。你走进一家机加企业,你会发现功能相似的设备多半都在一个车间,而且数量庞大,以工艺来称呼工序,没有工站概念。设备按照加工能力适应于多种产品,产品数量都不大,甚至有时就一个。

  

  MTO企业产品基本都是非标品,这是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根本。

  

  客户什么时候下单,下什么单,下多少,只能根据历史数据估个大概,其提前预防难度高于MTS和ATO,因此整体企业运营难度偏大。

  

  由于订单的定制与未知,在MTO企业备成品和半成品就显得不太明智,甚至连生产都需要控制尽量精准,多一个就变成死库存,少一个就交付不了。

  

  4.ETO-面向订单设计:企业提供设计和加工能力,客户负责销售和市场,每一笔订单都像一个独立项目。比如印刷行业就属于典型的面向订单设计。出版社需要出书,会提供电子稿。印刷公司需要对里面的文字进行排版,图片进行分色,选纸和选工艺设计样品。只有客户认可样品和样稿后,才能开始印刷生产,设计、出样和生产时间都是包含在最终交货期里面的。

  

  ETO企业的价值链是所有模式里最长的,订单价格和交货期都是一单一议,因此运营难度最大。

  

  ETO不要说半成品库存和成品库存,甚至很多原材料都没有库存,都是定好项目后再采购。

  

  从订货点及库存设置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种企业的明显区别:

  

  这时我们可以将精益生产的很多工具都带入这四种企业去思考,有助于我们理解精益工具的适用性,我们举一些例子:

  

  5S目的是提高作业范围内的效率,此时与订货点和库存无关,所以无论哪种企业都可以适用。

  

  TPM目的是提高设备效率的同时还能延长设备寿命,此时与订货点和库存无关,只要这个企业有设备,皆可一用。

  

  标准作业目的是不断重现品质和效率,此时与订货点和库存无关,即使产品可能完全不重复的MTO和ETO,到作业级或动作级依然有可能重现,所以企业也可一试,但太苛求就会适得其反。

  

  均衡化目的是抑制牛鞭效应,使得供应链和工厂内更稳定,此时就与订货点和库存严密相关。在MTS行业和ATO行业尚可通过设置一定库存来削峰填谷,但在MTO和ETO行业,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交货期是死的,每次订单工艺路线都是定制的,设备多以功能布局为主,提前备料或生产都是无尽风险。我的第一家企业是印刷行业,典型的ETO行业,却在日本顾问老师带领下开展均衡化,可以说从踏出的第一步开始,似乎就注定会失败。

  

  看板是在安定化和均衡纸上的一个工具,是在无法实现一个流时的妥协,目的在于控制上下工序的生产节拍和库存,此时就与订货点和库存严密相关。当下游发出领取看板时,上游必须已经有需要领取的货物,当被领取后,上工序才生产被领取的数量。这个逻辑在MTO和ETO天然就缺失了,因为A订单被领取后,下个订单就是B,你不能再生产A,因为没有客户下订单A。因此看板项目在那个印刷企业走向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很多其他精益工具,我们就不一一说明,但大家基本都可以按照企业属性去思考一下。无论你是企业内部精益顾问,还是咨询公司的精益顾问,这种思考都大有裨益。以我个人从业经历来说(第一家ETO,第二家ATO,第三家MTS),若精益工具不涉及到订货点或库存,基本通用于各企业。而整套精益理念和工具特别适合MTS企业,大部分适用于ATO企业,少部分适用于MTO和ETO企业。

  

  或许有人奇怪,为什么请了丰田工作20多年的顾问,却出现这样的败局?如果哪个企业说自己请的是丰田老顾问,大家往往投去羡慕的眼光,因为这代表着正宗。其实日本顾问辅导中国企业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有专门的日本顾问公司在中国拓展生意,但我见过不下5家请丰田老顾问最后失败的案例。我个人思考认为问题主要有两个:

  

  他们最大的优点是对丰田了如指掌,但最大的缺点就是他们只见过丰田,而未经历过不同业务模式如何运营。

  

  在丰田是多个部门轮岗过,还是只在一个部门做了20多年,这个很重要,否则难见企业运营全局。尤其是在丰田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国内压根就不存在,还需要创立,这时他们会遇到瓶颈。

 

欢迎您浏览TPM咨询服务中心官网!若对本页面内容不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与您企业、行业相关的资讯,可通过以下方式寻找解决方法:

1:点击右侧“在线咨询”按钮, 您可以和我们的专家老师在线咨询;

2:在网站右上角“搜索框” 输入您感兴趣的关键词,搜索相关内容;

3:工作时间可拨打我们的全国咨询热线:133-8960-3856进行咨询;

4:非工作时间请点击网站下方的“留言” 按钮,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需要咨询的内容,我们将安排专业顾问给您解答;

5:点击TPM咨询服务中心TPM咨询服务中心(QQ群号:491012356),为您提供在线问题答疑、学习交流、分享互助、资料下载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