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管理体系的功能
来源/作者:TPM咨询服务中心 丨 发布时间:2018-12-25 丨 浏览次数:
TPM设备管理培训公司概述:完善的设备点检管理体系,要实现对设备的一生管理,抓住二项结合,实行三级点检,建立四大标准,构筑五层防护线,降低六大损失,加强七项重点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设备点检管理体系
一、设备的一生管理
依据设备综合管理的理论,实行从设备的规划工作起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的管理称设备一生管理。设备点检管理体系应该能实现对设备一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把各个环节有机地组织协调起来。
二、设备技术管理与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
设备管理本质上是对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存在着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两种运动。针对这两种形态运动而进行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更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
技术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持设备技术状况完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获得最好的设备输出效果(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环境等);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只有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才能获得设备最佳的综合效益。
三、点检制
1、三级点检
(1)岗位日常点检
岗位日常点检由专职点检员制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由生产人员、运行人员实施点检。岗位日常点检是点检制的基础,其内容主要是负责本岗位设备状态检查、调整、紧固、“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设备润滑、易损零件更换、简单故障处理,做好记录和信息反馈等。
(2)专职点检
专职点检由专职点检员制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并实施点检。这是点检制的核心,其内容主要是负责本区域设备状态检查与诊断、劣化倾向管理、故障与事故管理、费用管理、编制维修计划和备件、材料计划、监督修理质量、施工验收,做好各项记录以及检查、指导、监督岗位日常点检等。
(3)精密点检
精密点检由专职点检员编制计划,由专职、兼职精密点检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精密点检是点检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精密仪器或在线监测等方式对在线、离线设备进行综合检查测试与诊断,及时掌握设备及零、部件的运行状态和缺陷状况,定量地确定设备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及劣化趋势,分析事故发生、零件损坏原因并记录,为重大技术决策提供依据。
2、三位一体
点检制是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是实现设备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并使这三方面达到最佳化,实行全员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种综合性的基本制度。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三方人员对同一设备进行系统的检查、维护和诊断的点检制度称为“三位一体”点检制。在这种点检制度下,有一个完善的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有一支专业点检队伍和完善的点检手段,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点检基准和业务流程,有合理的责权利关系和有利于推进工作的组织体制,有一个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现代化基层管理方式。
四、建立四大标准
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等四项标准是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修理、技术管理等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也是点检定修开展活动的科学依据和点检定修的制度保证体系。
五、构筑设备的五层防护线
为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构筑一套完整的设备防护体系。在点检制下,设备的防护体系包括以下五个层次:
1、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
2、专业点检员的专业点检。
3、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
4、设备技术诊断。
5、设备维护修理。
五层防护线是建立完整点检工作体系的依据。按照这一体系,把企业各类点检工作关系统一起来,使操作人员、点检人员、维护检修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全体人员都来参加管理,把简易诊断、精密诊断、设备状态监测、劣化倾向管理以及寿命预测、故障解析、精度指标控制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统一起来,使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与技能的人、现代化仪器装备手段和现代化管理方式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的设备管理。
六、降低六大损失
现代设备管理思想认为:设备管理已从单纯的重视设备功能转变为设备功能和经济性并重,从追求设备完好转变为追求设备综合效率最高,强调对设备寿命周期一生的管理。影响设备综合效率的六大损失是:设备故障损失、非计划调整损失、空转与短暂停机损失、速度降低损失、产品缺陷损失、初期不良损失。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主要对策就是限制和降低六大损失。实行设备点检就是要以全员为基础,以全系统为载体,致力于减少时间损失、速度损失和产量损失,努力实现零故障管理,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七、加强七项重点管理
加强七项重点管理是点检工作的要点之一,包括:点检管理、定修管理、备件管理、维修费用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设备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