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基于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信息化应用
来源/作者:TPM咨询服务中心 丨 发布时间:2017-12-15 丨 浏览次数:
一、项目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宝钢从日本引入TPM,在结合国内设备管理的特点后形成了点检定修制。近年来,随着中钢协和设备领域专业杂志的宣传,点检定修制理论在冶金、电力等行业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该理论的应用对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影响已被大多数业内人士承认。如何将该理论应用到实际设备管理工作中去,如何将该理论与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相结合,则成为业内探索的新课题。
2005年,武钢集团昆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昆钢)引入了SAP管理系统,并采用其中的PM模块进行设备管理。该模块的上线为昆钢设备检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有利于提升对检修作业、检修成本、检修工时的控制。从点检定修制的角度上讲,基本解决了设备修的管理。但作为设备检修依据之一的设备点检工作,由于缺少配套管理制度和软硬件技术支撑,成为了设备管理体系中一根软肋,同时也制约了SAP系统设备管理功能的发挥。所以,搭建一套符合昆钢特点的设备点检平台势在必行。
二、TPM培训公司项目规划
昆钢设备点检平台的搭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有效改善现场点检工作,提升设备点检的效率和质量;另一个是如何将点检平台与现有的SAP系统PM模块进行整合,最终实现搭建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平台的目的。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同样需要从两个角度着手:一、在点检平台的搭建过程中,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体系架构,实现现场数据的精确采集和快速传输;二、依据数据实时传输、业务高度整合原则制定点检平台与SAP系统之间的接口方案,实现两套平台之间数据、业务集成的最大化。
点检定修制
1、点检平台的组成
上海鸣志公司小神探设备点检管理平台采用的是基于三层架构的B/S应用模式,主要由软件平台和硬件仪器两部分组成。其中软件平台包括设备管理、标准管理、点检管理、绩效管理等模块,以实现对设备信息、四大标准、点检数据采集及分析、绩效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硬件包括点检仪、现场标牌、通信模块三部分,以实现对设备状态参数的精确采集和快速传输,并通过点检仪和现场标牌的结合保证设备点检的到位。
2、点检平台与SAP系统的整合
点检平台与SAP系统之间主要进行两类数据的交互:一类是设备基本信息,另一类是设备异常信息。设备信息在SAP系统中维护,并同步更新至点检平台;点检平台则只提供设备信息的查询和浏览功能。设备异常信息来自于现场设备点检过程中发现的隐患或故障。在SAP系统中,来自点检平台的设备异常触发生成设备异常通知单,并完成后续的设备检修等工作。当然,SAP系统中异常通知单的处理状态也会实时更新至点检平台。从而实现了点检平台与SAP系统之间数据的实时传输以及业务的高度整合。
三、项目实施
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项目启动、基础数据收集、项目培训、系统试运行、系统正式运行。
1、项目启动(3天)
项目启动主要是以项目启动会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通告甲乙双方项目组成员及职责,明确甲乙双方责任和义务,制定项目实施规范和管理制度并进行项目组内部思想宣贯。其目的是要使项目组的所有成员对整个项目的理解达成一致,从而形成一支高效团结的项目实施团队。
2、基础数据收集(3周)
点检平台中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设备信息、点检标准和人员信息,其中设备信息和点检标准是基础数据的核心。由于昆钢有实施SAP系统的良好基础,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础数据,所以在短短三周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
其他企业实施此步工作时,首先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建立设备管理体系和基础数据编制规范,然后以此为指导组织人员收集基础数据,最后按照规定的模板格式编制成电子表格,导入系统数据库。
3、项目培训(1周)
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它贯穿了点检平台搭建的整个过程。项目启动阶段进行点检定修理论、项目实施方法论的培训;基础数据收集阶段进行数据收集模板培训;系统试运行阶段进行软件操作、硬件操作、系统维护、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培训;系统正式运行阶段则根据系统使用情况进行强化培训。有时考虑到点检员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差异,还需要向他们提供一些有关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4、系统试运行(2个月)
系统试运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实际的运行环境发现系统软硬件和配套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组成员要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此阶段发现的问题越多,系统正式运行时就越顺利,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好。另外,为了该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组事先制定了系统试运行策略,以应对意外状况的发生。
5、系统正式运行
当系统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时,说明整个点检平台已经搭建完成,企业进入了成果收获期。但这并不代表无需再做任何工作,为了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昆钢安排了专门人员对系统进行长期、细致的维护,并持续对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四、实现效果
1、通过使用点检仪进行现场数据采集,提高数据采集、结果录入的效率和准确率,减轻点检人员工作量
2、提高点检人员工作积极性,使设备点检工作落到实处
3、以开展设备点检为契机,全面规划,将点检平台和SAP系统高度集成,拓展SAP系统PM模块使用的宽度和深度
4、通过对点检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为点检员工作评价提供漏检率、到位率等指标依据
5、提供对点检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和振动分析的手段,加强对设备故障的预判能力,使状态维修成为可能
6、及时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7、管理思想通过系统平台固化、传达,使管理不走样
8、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五、经验总结
1、充分的调研和规划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盲目的照抄照搬使行不通的。比较好的做法是企业管理层在充分调研、研究其它企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初步规划本企业的点检平台。最后,经过和乙方实施顾问充分沟通交流,确定最终的点检平台搭建方案。
2、领导的高度重视
点检定修平台的搭建对于未曾实施点检定修管理模式的企业来说可以被看成一场设备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体制的变化、流程的改动、岗位设置、职能分配等都牵扯了方方面面的权益,会遇到各种困难,并需调配大量的资源。所以,领导的重视对该项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领导对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领导对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
3、强有力的执行队伍
根据企业现状的不同,搭建设备点检定修平台一般需要3至6个月的时间,而该平台能够顺利运行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磨合,整体来说将是一个长期的、繁琐的工作过程。在遇到压力和困难时是否还可以坚定的执行领导者的指令,直接考验着这个团队的执行力。一旦出现标准降低、管理走样等执行不力的情况,必然使平台质量大打折扣,影响最终的使用效果。
4、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
四大标准是点检定修的基础,对今后点检、检修等各项工作的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点检标准是开展设备点检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其编制水平直接影响着设备点检的质量。给油脂及维修作业标准则是设备状态稳定顺行的有力保证,也是五层设备防护体系中第五层防线的基础。为了保证四大标准为点检定修的推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需要为编制标准制定严格的规范(科学规范的数据模版),另一方面更需要采取措施使该规范得到切实执行。
5、完善的操作规范及考核制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来自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也有来自企业领导的督促。在这种情况下,各层设备相关人员一般都会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但是在系统上线后,来自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来自领导的督促都会减少,点检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则主要依靠自己的责任心开展工作。这时就需要建立严格的操作规范以及配套的考评机制来加以保证,以便从制度上规范他们的操作,形成长期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六、结论
点检定修制管理平台的搭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最终使用效果,需要有周密的前期规划、严格的过程控制和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虽然搭建该平台企业需要付出许多努力,且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但最终获得的收益同样可观。点检定修管理平台对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设备检修费用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所以,对致力于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企业来讲,这将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