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企业技术改造管理技能初探
来源/作者:TPM咨询服务中心 丨 发布时间:2017-10-30 丨 浏览次数:
企业技术改造是基于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境况下用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用先进工艺和装备代替落后工艺和装备,使生产过程全面有效的升级与控制[1]。其范畴包括由技术升级、工艺装备再造(含定制设备,以下亦同)以及流程管理所构成的完整系统。技术改造的灵活性较大,可以由不同种类工艺装备实现同类型产品的制造,但使之全面达到技术、生产、质量、成本、安全五方面基本要求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因此,这种针对传统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技术改造与再造,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也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本文以低压电器制造业为例,针对企业零部件制造、产品装配过程和信息化管理三个层次的技术改造问题做具体叙述。
一、企业技术改造的切入
按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特征,将低压电器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切入方式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零部件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装配过程技术改造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改造。
1、零部件制造技术改造
早期的低压电器制造业,以人工作业占主要比例的单机生产为主要特征,即采用简单的机械或电气控制的单机完成零件制造,由手工生产线完成组装和测试,诸如冲压、注塑、绕线、焊接、铆合、车、钳、铣、磨加工,电性能测试和(半)自动传输装配线等。这种落后的工艺装备和工艺操作技术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到低压电器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零部件制造技术改造的切入点是解决基础能力、生产一致性和可自动装配性等问题,即实现低压电器制造业基础工艺和测试设备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改造。
企业技术改造管理
2、产品装配过程企业技术改造
目前,在低压电器产品装配过程中仍然需要较多的人工参与,由于资源配置不均衡,装配员工技术差异、产品信息闭塞等原因,往往会造成生产工序流动性差、生产线直通率低,返工现象及零件不必要的移动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不间断的生产流程里,平衡生产单元的每一道工序,要求完成每一项操作花费大致相同的时间[2];同时要考虑防错和自补偿功能,消除误动作造成的不良品和时间浪费;还要综合设计流程各工序能力,避免一道工序的载荷变动过大,或能力过剩。因此,产品装配过程技术改造的切入点是解决产品装配一致性和生产效率及其“以机代人装配”等问题,也就是实现低压电器制造业产品装配过程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改造。
3、信息化管理技术改造
低压电器制造业领先企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到生产的各个环节,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分布控制系统(DCS),把各种分散的孤立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有机地集成起来,以产品技术、质量、生产运营、销售信息为支撑,在管理上实施工艺流程重组和永续发展的生产模式。诸如原有一套传感布线系统不变,内容供应商可提供从旧系统到新系统的软件转换程序[3],原有机械结构(如工艺基准、执行结构)或系统(如单元操作程序)不做更改,只需在过程中“嵌入”或“剪裁”相关的生产和检测单元,以适应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也可以在已有系统上端或终端设置插件接口,当加入新的控制元件、传感器等后,就可延伸工艺装备的监视或管理等功能及其寿命周期。这类工艺装备的主要特征是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几乎排除人工干预,切入技术改造主要解决技术升级、销售市场、产品换代、质量改进、生产运营等信息管理和工艺流程再造等问题,便实现低压电器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改造。
二、企业技术改造过程管控
由于企业产品技术特性要求和开发年代不同,工艺装备技术现状及其需要改造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对技术改造过程则提出了更严格、更具体的管控要求。一般来说,技术改造过程管控主要包括:内容调研;立项论证;编制技术改造方案;工艺装备制造商技术协议评审和工艺装备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的组织管理等五个方面。
1、内容调研与分析
技术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建立在内外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一方面根据企业转型重组规划,本着效能、效率和现代物流的基本原则,对包括现有工艺装备的规格参数、功能结构或系统、工艺流程、工序布局、效能和厂房平面布置在内的诸多要素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另一方面要结合产品设计要求及其发展趋势,与国内外标杆企业同类产品(零部件)工艺装备进行调研比较,分析本企业工艺装备及其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缺点,发挥优势,扬长补短,确定薄弱环节或瓶颈项,明确技术改造需求。
2、立项与论证
在调研确定技术改造需求的基础上,按产品类型或生产功能区域分别申请立项,并论证立项的可行性技术方案。各项目可行性论证一般遵循以下五各方面的原则:第一,立项目标适于提高质量、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能等任一条件,符合明确、量化的要求。第二,从项目适用产品的产能、生产条件现状、及其行业发展预测等方面分析论证,实施技术改造是必要的。第三,项目技术要求和主要参数、工艺装备功能、结构与系统符合快速整合要求,适应产品(零部件)技术变更,具有一定的柔性,实施技术改造是可行的。第四,技术改造方案采用技术与工艺具有先进适用性和功能安全可靠性,项目涉及的水、电、气、数据线桥架结构符合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要求。第五,在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投入回报周期尽可能短,符合物流线程短、通畅,避免交叉作业,各加工单元、各线之间的能力是协调经济的等方面要求[4]。
在评定和论证了技术改造内容及其可行性技术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针对论证提出的可行性方案漏洞或缺陷,结合产品要求,对技术要求进行细化。细化的方法是按照项目流程列出每个工序(生产单元)必须考虑的改造要素,个要素共性要求和特殊要求,包括各工序给料结构、定位基准、装夹方法,工序驱动与传输结构,工序执行加工结构及其精度和方法,工序控制与检测的系统方法;
企业技术改造工序间信息接口与基准传递,整体控制的系统方法等。在考虑以上要素的基础上,确定和落实解决方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方案是指导工艺装备制造的重要依据,承载着大量的产品信息,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评审,使之规范化、标准化。评审要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总体技术方案与产品特性的适应性;二是工艺装备技术要求和参数规格与产品技术要求的符合性;三是工艺装备(定制)功能结构制造要求的工艺性;四是项目各工艺装备安装、调试、运行等快速整合性;五是整体方案功能安全、环保、效能等方面要求的可实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