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设备管理需适应市场经济(二)
来源/作者:TPM咨询服务中心 丨 发布时间:2017-08-31 丨 浏览次数:
5 设备管理方针目标必须与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一致。
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就是要力求通过投资、生产、质量、安全、环保、经营和管理等一系列有效的职能活动,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但这只是站在企业自身利益上考虑的独立行为。与此同时,企业是社会单元细胞组织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只求自身利益而毫不顾及社会效益和利益,显然与国家政策和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不相符。因此,在企业求得自身发展中,兼顾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是推进技术进步项目投资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也是企业是否具有长期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
设备管理需适应市场经济(二)
5.1要注重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
要充分认识兼顾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意义所在。从管理的角度讲,企业围绕其经营发展目标所做的任何推进设备技术进步项目的投资,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是一种相对概念,有可能存在低水平的重复,也有可能存在高水平的重复。无论是哪一种重复,所带来的危害都可能是巨大的。
5.2要注重国家法律管理环境。
从法律的角度讲,设备技术进步项目投资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所确立的环境、节能、噪音、排放和射源控制标准,杜绝因单方追求企业利益,给社会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利影响和危害。
6 设备管理方针目标必须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也应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保持活力永驻的根本,主要取决于六个方面:
6.1良性投资循环的可持续性。
从内部讲,设备技术进步项目的投资与产品结构、质量和产能的提升要取得良性发展,形成投入与产出的正比例增长。要尽可能地减少不良投资的比重,扩大良性投资的范围。从外部讲,要深入研究发达国家同行业的设备技术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投资战略和方向。
6.2良性环保投资的可持续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企业在进行设备技术进步项目投资时,是否加大了对涉及环境保护设备的投资力度,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否得到了持续改善。单从投资本身来看,这部分投资会增加企业的资本金支出,但从长远利益考虑,这部分投资应该视作为企业增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投入。
6.3良性内部机制的可持续性。
在投入的技术性条件具备之后,如何充分地发挥出现代技术装备的生产效能和环境治理效能,是检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完善的标准,必须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
6.4良性人才与技术储备的可持续性。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梯级设备管理人才储备战略和技术储备战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6.5产品质量储备和寿命储备的可持续性。
合理的产品布局和结构,高质量、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是企业保持市场优势的基础。企业要按照使用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和规划一代的滚动式发展思路,对产品的研发和储备进行战略性研究,保证其持续不断的供给能力。因此,设备的技术进步必须随时瞄准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6.6安全、可靠运行环境的可持续性。
设备技术进步不仅要满足生产的需要,而且还必须达到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7 设备管理方针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优秀的设备组织管理模式作保证。
在现代化大生产中,企业如何有效地保持好其设备应有的功能、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充分发挥其效能,使物化了的设备转换成为资本,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是否能够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先进的设备装备技术仅仅是企业生产要素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物质技术基础,要使之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必须对之施之以科学、系统的严格管理,而这种管理是以科学、完善的管理组织模式作保障的。对企业来说,设备是硬件,而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是软件。
7.1科学、精干、简洁、高效的管理组织模式是确保设备管理方针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看,设备管理组织模式的“扁平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一是要保证管理组织层次的简洁和精干,这是实现高效管理的前提。简洁、精干可以大大减少工作传递的阻力,保证系统通畅,有效降低管理内耗和管理成本。二是要保证各组织和层级间的界限明确和责任落实,让企业各级组织明确自己在实现企业设备管理方针目标所处的地位和必须发挥的作用。只有责任、权力和义务明确,才可能把方针目标管理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才不会产生管理真空。
7.2管理层与操作层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产生设备管理方针目标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力图通过内部各项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取得企业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这些利润和效益产生于企业各组织和各层级单元,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各流程和各环节之间的效率水平,使各级组织和各层级职能的设计尽可能地符合管理的规范,既要保证有必要的监督和制
约,又要保证这些监督和制约条件的合理,以发挥出最佳的管理效率。
7.3完善的设备管理组织协调和动态管理机制是实现设备管理方针目标效益最大化永不衰竭的动力。
企业TPM咨询管理组织模式优秀与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在的适应不能代表将来的适应,现在的先进显然也不能代表将来的先进。因此,要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一是要围绕各层级间效率的提高,健全和完善的内部协调控制机制,及时解决界面之间的衔接和存在的各种问题;二是要不断适应发展需要,健全和完善管理组织模式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企业内部各组织的设置趋于合理和完善。
8 设备管理方针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与之配套完备的激励考核手段。
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各级组织和各级员工在设备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是企业设备管理方针目标能否圆满实现的关键,特别是作为企业设备管理的组织,管好、用好、维护好和修理好生产设备,保持技术装备的优良和状态受控,显得至关重要。设备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企业保持生存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基本的物质技术保障。用维护与管理的眼光来观察,企业设备管理组织和员工是驾驭这些先进技术装备的主人。
8.1要创造体现“以人为本”的激励管理环境和氛围。
在企业实施设备管理方针目标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各级组织在设备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非常重要。首先,企业员工的管理理念、维护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了设备装备是否保持先进技术水平的命运和状态。创造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环境,有助于激发各方管理创造力和维修创造力的发挥,有利于促进管理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次,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有助于企业管理力量、技术力量和维修力量的储备,保持各阶段、各时期的人才供给,形成持续释放的发展推动力。再者,建立健全创新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维修人才奖励机制,有助于培养企业员工积极向上和不断追求的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企业各层次人员主动敬业的精神。
8.2要建立起“以激励为主导,以考核为辅助”的控制体系。
考核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创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起以调动企业设备管理各级组织和各级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良好环境。以激励为主导,主要是强调各级组织及其 员工的自主管理意识,以“无缺陷管理”为目标,通过不断检查各自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不断修正和自我完善,以达到功能和作用的最好发挥,这是非常积极的一面。设备管理创新要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保证。创新的过程是人的基本思维活动和创造力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和激励。
从马斯洛理论对人类的五大需求分析,当生存条件得到满足之后,尊重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按照激励原理,健全和完善设备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应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制度。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对创新管理人才实行重奖,必将有利于推动企业的长足进步和发展。
自主管理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牢固树立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思想,努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把设备管理好,确保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环境;
二是要树立服务大局的全局观念,积极主动地围绕企业品种结构的改善、产品质量的提高、规模效益的扩大和综合能耗的降低,抓好设备运行品质的改善和提高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出设备技术装备应有的效能;
三是要认真研究和对待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力图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仅要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要高度重视影响可持续发展,涉及环境、能源、生态和水资源等关系国际民生等重大问题。以考核为辅,主要是针对企业中的个别严重失职和不负责,进行了一项带有明显惩罚性的考核,应该说这是一种极其被动的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斟酌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设备管理方针目标与企业的设备管理组织模式、考核方式和手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达到完美结合,必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