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设备零故障的对策
来源/作者:TPM咨询服务中心 丨 发布时间:2017-08-14 丨 浏览次数: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原有的性能,通过用人的五感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某一规定部位(点),对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的检查、以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TPM管理
一、设备点检的目的
点检是车间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目的是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二、设备点检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点检表的编制,编制时应根据设备进行分类,依据设备的说明书、操作规程等,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如下几个事项的检查内容:
1、每日开机前应检查设备各类紧固件有无松动。
2、设备各种指示灯的指示及各类表计有读数是正常。
3、设备各转动部位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转、堵转现象,润滑是否良好。
4、设备各部件气压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气路接头有无漏气现象,及有无松动现象。
5、设备有无漏油,温度过高等情况。
6、设备上的水管及接头有无漏水现象。
7、设备的异常现象,跑、冒、滴、漏情况;发生紧急情况后(如漏电),应立即停电,并马上上报设备管理部。
8、设备不用或下班后,必须停机,关闭总电源,房间灯开关,气阀门以及水阀门都必须关闭,使用部门设备使用过程中,注意设备运行状态。
4、设备点检方法
生产各车间、设备管理部门指定设备操作人员专人对设备进行点检,或规定专人根据点检要求安排点检。具体要求如下:
1、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
2、定标:即制订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3、定期:制订点检周期,按设备重要程度、检查部位是否重点等。
4、定人:制订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生产、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等)
5、定法:对检查项目制订明确的检查方法,即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
6、将巡检异常点及时通报相关人员;跟踪异常处理过程,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7、统计各类异常状况次数及时间,并进行归类分析。
为了实际推进这项工作,我们针对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导出实现零故障的五大对策:
1、具备基本条件;
所谓具备基本条件,就是指清扫、加油、紧固等。故障是由设备的劣化引起的,但大多数劣化是由于不具备基本条件3要素引起的。
2、严守使用条件
机器设备在设计时就确定了使用条件。严格按照使用条件使用,设备就很少产生故障。比如电压、转速、温度及安装条件等,都是根据设备的特点而决定的。
3、使设备恢复正常
一台设备,即使具备了基本条件,保证使用条件,由于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因此设备还是会发生劣化,产生故障。所以使隐含的劣化明显化并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意味着我们应经常地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检查和预防修理。
4、改进设计上的不足
有些故障即使采取了上述三种对策后仍无法消除,它们往往是由于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的不足或差错所造成。对这类故障应认真分析并对这些缺陷加以改善。
5、提高人的素质
所有的对策都要由人来实施,在实现零故障的过程中人是最根本的。首先,每个人都要有认真的态度,兢业的精神,其次,对故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后就是要提高操作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
TPM咨询公司总结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下面这几方面的工作:
防止劣化的活动:正确操作、准备、调整,清扫、加油、紧固等;
测定劣化的活动:检查使用条件,对设备作日常、定期检查以早日发现故障隐患
复原劣化的活动:及时消除隐患和劣化,使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
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